地球旅費

Vimeo有聲網誌  ⇠(點擊前往觀看本集影片)

金錢。


「錢是萬惡根源」、「有錢能使鬼推磨」、「能用錢解決的不是問題」......


以上這幾句話是我們生活中常常可能聽到、觸碰到的價值觀。

「價值觀」其實是一種潛意識之內的場域。


是的、以金錢開頭,但我所想談的其實是「意識層面」,這些幕後推手們才是真正影響著「我們與金錢的關係」的重要關鍵。

一個意念所散發出的振動頻率就像一種音符,當一群人參與了這個意念,集體投射振動的結果下就擴張成了「場域」,單音也延展成了一首曲調。


集體意識會形成場域,而我們相信什麼價值觀將會顯現成大多數人所正在體驗的人生。

於是,我們該選擇讓何種場域常駐於我們的意識之內就顯得相當重要了。


「努力才有收穫」或「不勞而獲」,多數人認為是常態的是哪句話呢?

而哪個聽起來甚至帶有負面意味?

但實際上什麼樣的獲利模式才是人人渴望、嚮往的呢?


「場域」像是佔用我們心智的記憶體、卻不付房租的一群傢伙們;這群傢伙裡有些和我們關係良好、有些卻為我們製造了許多麻煩,就像我們腦中的負面噪音一樣。

我們內在往往肩負著許多許多來自「集體場域」的重擔,一群賴在我們意識之中的釘子戶,也像不絕於耳邊的媽媽碎念。


若我們認同了集體意識的某項見解,我們就形同騰出了意識的空間,買單了該特定「場域」並收納進自我的價值觀裡,當成「我的價值觀」的一部份。


「如果我不工作就會餓死,所以我得拼命努力賺錢。」

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。」等等的想法,變成了如同道德準則般的紀律約束著人們,甚至讓人連質疑這些想法的底氣都沒有,打從心底深信著根深蒂固的觀念,並在丟失覺察的情況下,花上一輩子遵從其原則來生活並以引以為戒。


這是「價值觀」在日常生活之中如影隨形、淺移默化地在影響與掌握當事者生活的幾種舉例。

「人其實並沒有自主意識」的主張假設由來之一,也許是發覺了箇中的盲點吧?


大多數人被「各式各樣關於金錢的非自主價值觀」制約與掌控著,過著既不快樂也不自由卻自我催眠的生活。


如果我們希望過上自由自在、快樂並能自主掌握的生活,我們首先得意識到:那些「我們並不喜歡、卻管控我們於無形的非自主價值觀」在何時、以什麼方式制約著我們?


我們得先將讓我們與金錢交惡的元兇揪出來!

重新與金錢建立友好關係,就像斷捨離有毒的關係、才能開始朝著健康的關係邁進。

人們往往過度關注於外在世界,卻鮮少檢視朝夕與自己相處的內在世界,更遑論整理心的空間。


我在生命中發現了許多並非透過工作卻能夠獲得金錢的方式,但「人在社會中還是得有一份穩定薪資的工作」這個想法卻還是深深困擾與束縛著我。

這導致我雖然過著不同於主流的生活模式,卻仍對主流價值之下的比對充滿恐懼與不安全感。

驅使我奮力、焦慮於追尋金錢,苦思如何獲得穩定的收入來源;卻忽略了如何好好安頓於自己目前現有的生活。對於金錢的執念讓我完全疏忽於照顧此刻的自己,甚至開始看不見自己擁有的事物,轉而滿腦子塞滿了「我沒有」。


可是其實啊~我們的心智與思想都不知不覺被綁架了呀!

而最大共犯之一竟是我們自己,沒發現其實讓自己痛苦、身不由己的某些非自主價值觀,早已透過教育、家庭、社會、學校與社交圈駭進了我們深深的意識之內。

我們不知不覺臣服於某些並非是我們真正自主選擇的「場域」,並與之在生活裡相濡以沫。


當第一步能夠先意識到、看見自己平時處在什麼位置,解構後才能進一步去談自主與選擇。


「我此刻與金錢是什麼關係?」

「我實際上想與金錢締造怎樣的關係呢?」

在尾聲,這是我想邀請各位親愛的地球旅人們一起去思考的。


歡迎在底下留言和我分享!


至於我呢~

我此刻正在釋放和金錢綁在一起的自我價值感與執念,並且重新接納自己在世界上無限的創意、包含透過金錢所能創造的體驗!

我信任金錢是愛、自由的助力,金錢是分享與創造。

我完全允許自己用屬於我的方式存在,也允許每個獨立生命個體以他的方式存在。


謝謝你的閱讀,希望你也完全以你的方式存在,體會無上自由同時關愛著一切。


寫於2024.11.10

留言

  1. 之前去過印度,有一個實驗性質的生態村,叫Auroville(黃金曙光村)。村民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,而在當地沒有所謂的金錢交易,是一個自給自足的村落。
    當中的村民可以免費居住其中,而會提供你食物和住宿,條件是你要對村落有所貢獻,可以發揮你的長處或是技能,有人在那裡開法有機農場,有畫家貢獻他的畫作及教學。
    我期待地球能夠發展到不需要使用金錢作為能量的交換,而是保障居住和基本生活之後,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    假若可以更直接的用技能或是能力去換取你想要的任何東西,那該是多棒的狀態。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